天天激情天天干,久久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国产tv精品,天天草夜夜骑,中国av免费看,亚洲免费av观看,国产一区高清在线观看

 首頁 > 技術 > 應用案例 > 南寧:城市應急一鍵聯動系統促進體制突破

南寧:城市應急一鍵聯動系統促進體制突破

2005-11-09 00:00:00   作者:   來源:   評論:0  點擊:



  一起交通事故引發(fā)了起火、傷員和偷盜,需要出動四個部門,這樣的事情在目前并不少見。并且常常發(fā)生的情況是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不溝通,先到的部門往往因為其他配合機構沒到而束手無策。
  事實上,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需要這樣一個號碼:撥通后根據實際情況相關部門同時達到,協同工作。這樣就催生了城市應急聯動中心的建設。南寧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建成應急聯動系統的城市,應急聯動不僅需要在技術上實現高效的統一指揮調度,更要在體制上打破行業(yè)分立的信息孤島。雖然不能說南寧已經擁有了我國最先進的應急指揮系統,但在突破政府應急管理體制上南寧卻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
  一鍵聯動四部門
  在南寧城市應急聯動中心五樓,110報警服務臺、119火警臺、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報警臺統一在一個房間里接警,一旦某一個部門發(fā)現報警需要其他部門配合,就會摁下聯動鍵,其他警種會立刻收到報警信息,根據需要出警。遇到復雜事件,則由值班主任統一協調調度。如果遇到特大災害事故,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會坐鎮(zhèn)聯動中心,指揮協調各個警種。
  這是南寧城市應急聯動系統的一期工程,投資1.68億元。利用集成的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整合110、120、119、122,將應急救助納入統一的指揮調度系統,實現跨部門、跨警區(qū)以及不同警種之間的資源共享,F在市民撥打這四個號碼都會接到同一個平臺上,并且隨著國家相關法規(guī)的出臺,以后這四個特服號碼會統一成一個號碼,真正實現統一指揮。
  在聯動中心的三樓是系統的二期工程,將政府各部門分散的、以123為特服號的資源(如法律援助12348、物價投訴12358和環(huán)保投訴12369等),整合為統一的12345市民公開電話,為政府搭建統一的平臺,處置所有非緊急求助并提供政府公共信息。同時,這套系統還可以實現對相關政府部門的監(jiān)督,年底各個部門考評的重要一項內容就是看聯動中心的投訴和解決情況。
  目前,聯動中心正在等建新樓容納系統的第三期工程—重大災害聯動平臺。這一平臺將防洪、防震、防空、護林防火等納入該系統,將為南寧提供一套應對涉及面廣、持續(xù)時間長、社會經濟影響大的重大災害事件應急聯動指揮系統,現在防汛防洪系統已經建立。
  一、二、三期工程將共同組成南寧的城市應急聯動和社會綜合服務系統。目前這套系統已經覆蓋了市區(qū)范圍一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2004年南寧區(qū)劃新增加的賓陽、上林、馬山、橫縣、隆安五個縣,也會很快被覆蓋到。
  據了解,系統建立后產生了明顯的規(guī)模效應:建立前110、119、120 、122四個報警服務臺,每天總共只能接聽報警求助電話800個左右;系統啟用后,日均受理報警求助電話5000多個,最多時達7000多個,處理能力提高5倍以上。系統的響應時間也大為縮短,現在只需2秒,遠遠高于國內行業(yè)標準10秒的要求,但略高于美國1.6秒的相應響應時間。不過系統的聯動范圍則比美國的相應系統還要廣泛,在美國“9·11”事件的緊急救助中,消防隊員傷亡幾百人,而警察卻全部安全撤出大廈,就是因為消防和警察沒有信息聯動機制。
  體制突破是關鍵
  其實,早在1998年國家就希望建立這樣一個社會聯動的體系。當時,國務院辦公廳布置在全國開展社會聯動工作,思路是依托110,聯動相關單位,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但受體制、運行機制和技術手段等因素的制約,實際執(zhí)行效果并不理想。
  南寧的城市應急聯動系統是在2001年11月11日投入試運行的,2002年4月系統正式運行。同年5月1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頒布《南寧市社會應急聯動規(guī)定(試行)》。2004年12月,系統通過專家組驗收。
  與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以公安部門為主導的應急救助模式不同,南寧采取了“政府主導”的模式,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城市應急聯動中心,由市政府直接領導、具有統一指揮協調公安、消防、醫(yī)療救護等部門的功能。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均由市政府直接任命,出警人員主要由公安、交通、消防等聯動部門派駐,采取集中辦公,接受中心和原單位雙重領導的體制。新體制打破了條塊分割、部門“信息孤島”的制約,為技術革新提供了體制保障。
  城市應急聯動中心常務副主任施居府說,中心最艱巨的工作是說服要整合的對象,他們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中央部委司局級領導視察的時候說,你們這么做不就是把我們的號碼吞掉了嗎?
  南寧之所以能建成“政府主導”模式,關鍵在于南寧市政府的強勢。在其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行業(yè)勢力非常強大,政府很難將分屬不同行業(yè)的資源統一。所以,這樣一個先進的系統不是在北京、上海,而是在并不發(fā)達的南寧實現了。而且,城市信息化對南寧尤為重要,南寧已經將自己的發(fā)展定位在東盟和內地的信息樞紐。今年7月,南寧和西門子通信集團簽訂了“數字南寧計劃”,打算建設亞洲第一個固網和移動網絡融合的FMC平臺,把現在孤立的政府網絡、各種專網、商業(yè)應用網絡集合成一體化的服務平臺,在此之上建立東盟博覽會指揮支撐中心,功能包括電子支付、智能卡服務系統、呼叫中心和門戶網站等,應急聯動中心僅是其中一項。
  由于“南寧模式”的可操作性強、效果好,國家科技部、質檢總局和信息產業(yè)部都對其成立了專門課題追蹤,有的城市甚至將“南寧模式”加以改良,把應急聯動中心設在了政府辦公廳。最近有消息稱關于應急救助的法律即將出臺,“南寧模式”將為其他城市建立應急救助系統提供豐富的經驗。

互聯網周刊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收藏